2020年第7期
• 其他水系统研究与应用 •
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材料在河道原位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作者:田旭,何贵堂,王铁,孙即梁,李默挺,董家晏,季福志
作者单位:堡森〈上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引用本文:田旭,何贵堂,王铁,等.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材料在河道原位生态治理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20,39(7):176-181.
摘要:"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in-situ riv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是一种创新型的疏浚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制备生态护岸的技术。在黑臭河道、湖泊岸线治理工程中,具有投资小、治理效率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显著优势。针对河湖积於严重、岸坡坍塌和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利用ISER技术对河湖底泥进行改良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后的底泥资源化用于制备生态护岸、护坡,并在该生态护岸上配种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对河岸生态景观进行重构和优化,构建一套村镇级中小河道原位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成套技术体系。通过崇明区示范工程应用,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能有效解决示范工程河段河岸侵蚀、岸坡坍塌、引排不畅、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并使岸坡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疏浚底泥,原位固化,生态护岸,资源化利用,河道生态治理
基金资助:无
查看
点击量: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