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1期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回用景观水菌藻群落结构及环境响应
作者:徐玲娥,刘书敏,路丽君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引用本文:徐玲娥, 刘书敏, 路丽君. 回用景观水菌藻群落结构及环境响应[J]. 净水技术, 2023, 42(11): 91-100.
摘要:浮游藻类和浮游细菌是水环境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对于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中浮游藻类及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水质变化响应的研究较少。该项目分析了浮游细菌、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了浮游细菌及藻类对水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再生水作为水源补给景观水可改善水体水质及营养状态,再生水回用湿地、河道水质分别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Ⅴ类标准,营养状态分别为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再生水的回用可使浮游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各采样点藻类密度在1.08×106~4.37×106 L-1,生物量在0.82~4.82 mg/L,且回用后氮磷营养盐与蓝藻密度相关性较强,而与硅藻密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回用水体浮游细菌主要优势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再生水回用降低了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浮游细菌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藻江河西支、湿地公园、东风大沟;靠近回用水量最大的检测点位,其浮游细菌丰度与氮、磷营养盐相关关系并不显著,随着补水路径延长,微生物丰度与氮磷营养盐相关关系加强。
关键词:再生水回用,水体理化因子,浮游细菌,浮游藻类,相关性
基金资助: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1230714500)
下载
下载量:806
查看
点击量: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