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24年第4期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不同负荷梯度对污水厂活性污泥的产酸性能分析

作者:王柯丹,王保生,蔺洪永,谢佳,黄龙,李海松
作者单位: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王柯丹, 王保生, 蔺洪永, 等.不同负荷梯度对污水厂活性污泥的产酸性能分析[J].净水技术, 2024, 43(4):95-103.
摘要:活性污泥发酵产酸有利于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 文中以污水厂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在污水厂现场采用半连续碱性发酵方法,探究了先低梯度再高梯度长周期提负荷过程中污泥的产酸性能。 结果表明:低梯度提负荷运行阶段,第112 d 污泥的酸化率达到最大值,且乙酸占比为71.67%,游离氨(FA)质量浓度为(208±39) mg/L,低于250 mg/L,对微生物无抑制性。在高梯度提负荷阶段,第192 d 污泥的水解率提高至41%,丁酸与戊酸的占比增加,FA 质量浓度逐渐升高至450 mg/L 时产酸性能下降。 低梯度的优势菌Guggenheimella (24.88%)演变为高梯度的unclassified_Clostridiales (37.08%)。 此外,当负荷为3 250 mg TSS/(L·d)时,挥发性脂肪酸(VFAs)达到最大值(3 339 mg COD<sub>Cr</sub>/L)。 经过50 d 的稳定运行,污泥的产酸率为(606±30)mg COD<sub>Cr</sub>/(g VSS)。 合适的负荷梯度有助于污泥中有机物在碱性条件下(pH 值=10.0±0.05)长期稳定连续生成VFAs。
关键词:负荷梯度,污泥,碱性发酵,挥发酸组分,菌群演替,功能基因,污水厂
基金资助: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300311100)
下载
下载量:551
查看
点击量: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