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14年第3期
• 科研成果与理论创新 •

UV--C辐照降解水中磺胺类药物

作者:采用C类紫外线或称为短波紫外线(即UV-C)辐照降解水中磺胺类药物,考察了磺胺类药物种类、UV光强、磺胺类药物初始浓度、反应液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照对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的降解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UV-C辐照技术对磺胺甲恶唑的去除率最高,在反应液pH为7,光强为142μW/cm2,初始浓度为0.02mmol/L条件下,辐照30 min后磺胺甲恶唑去除率达到67.80%,而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基嘧啶去除率仅15%左右。通过增大紫外光强和减小初始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和磺胺甲恶唑去除率。反应液pH对反应效果的影响显著,酸性条件更利于UV-C辐照降解磺胺甲恶唑。
作者单位:马艳,高乃云,张东,卢宁,顾玉亮,周新宇
引用本文:净水技术;2014;第33卷;第3期;P75-78,83;1009-0177
摘要: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磺胺类药物,C类紫外线(UV-C)辐照,降解,反应动力学,去除率
基金资助:无
查看
点击量: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