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期
• 城镇水系统研究与应用 •
不同排水体制下枣阳市某片区管网入河污染负荷及排水能力模拟评估
作者:高广灿,孙宇,聂泽宇,成昌艮,孔宇
作者单位: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引用本文:高广灿, 孙宇, 聂泽宇, 等.不同排水体制下枣阳市某片区管网入河污染负荷及排水能力模拟评估[J].净水技术, 2025, 44(2): 158-165.
摘要:【目的】为评估湖北省枣阳市行政密集区管网在不同排水体制下的入河污染负荷及排水能力,【方法】利用Info WorksICM模型建立了该片区“管网-河道”耦合模型,并采用多工况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合流制排水体制对受纳河道的污染冲击最大,其中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负荷占比达到90%以上,而截流式合流制(源头)和完全分流制下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相差不大,但截流式合流制(源头)通过截流管收集到污水厂的水量是完全分流制的4.4倍,达到363.77万m3;采用重现期分别为1、3、5、10年,共4种工况作为降雨条件驱动,3种排水体制下该片区管网设计重现期均以<3年为主,占比均达到50%以上,排水能力不足的管段主要集中在书院街、人民路以及中兴大道。【结论】相比现状合流制,源头截流和完全分流制下全年污水入河化学需氧量(CODCr)总量大大减小,后面两者排水体制下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以及对应的管网排水能力相差不大,但源头截流相对于完全分流将大大增加污水厂无效工作负荷。结合枣阳城区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建议该地区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源头)改造模式,远期可逐步实现完全分流制模式。
关键词:InfoWorks ICM,污染负荷,排水体制,管网排水能力,耦合模型
基金资助:
下载
下载量:141
查看
点击量: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