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25年第3期
• 净水技术前沿与热点综述 •

典型藻源性嗅味物质及其去除工艺研究进展

作者:刘一夫,龚思成,刘佳伟,郭思颖,史俊,邓慧萍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引用本文:刘一夫, 龚思成, 刘佳伟, 等.典型藻源性嗅味物质及其去除工艺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 2025, 44(3): 10-18,26.
摘要:【目的】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饮用水中藻源性嗅味问题逐渐凸显,影响饮用水品质并对供水安全造成威胁。文章旨在综述典型藻源性嗅味物质及其主要去除工艺的现状,以有效识别水中的嗅味物质的来源并高效控制饮用水中的嗅味,从而提高饮用水品质,为供水行业的水质管理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文章首先概述了主要藻源性嗅味物质,包括2-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等的嗅味特点、理化性质和产生环境。其次,对活性炭吸附、传统氧化、高级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去嗅工艺的降解原理和前沿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比较,重点分析其去除机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果】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对2-MIB 和GSM 等嗅味物质有较好去除效果,但成本较高;氯氧化和高锰酸钾对藻类失活效果好,但会释放胞内嗅味物质;臭氧和高级氧化工艺(如紫外/过氧化氢、紫外/氯等)对多种嗅味物质有效,但易产生副产物。光催化氧化因其高效性与无污染潜力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结论】 目前,单一工艺难以全面去除嗅味,组合工艺展示出更佳效果。未来研究应聚焦多工艺组合优化,提升去除效率,控制副产物生成,为水厂提供更科学的技术选择,保障饮用水的安全与质量。
关键词:饮用水,藻源性嗅味物质,嗅味,光催化,高级氧化工艺
基金资助: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城市建筑光催化技术应用示范及环境净化性能评估(20dz1204102)
下载
下载量:214
查看
点击量: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