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25年第3期
• 城镇水系统研究与应用 •

河流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与治理措施 ——以武汉市马影河为例

作者:吴伟,郝学凯,杨晓波,孙浩铭
作者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引用本文:吴伟, 郝学凯, 杨晓波, 等.河流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与治理措施——以武汉市马影河为例[J].净水技术, 2025, 44(3): 159-170.
摘要:【目的】 城市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河流污染治理是水环境全面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是河流治理对策的数据基础,如何更加精准地计算评估污染源现状是河流治理的重要工作。【方法】 以武汉市经济开发区马影河为例,探究河流中点源、面源和内源的污染现状,对污染源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化学需氧量(COD<sub>Cr</sub>)水质模型、狄龙模型等科学的模型进行污染源及环境容量评估,为治理不同污染源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点源污染中COD<sub>Cr</sub>、总氮(TN)、总磷(TP)、氨氮负荷为836.3、501.6、21.08、281.13 t/a;面源污染中COD<sub>Cr</sub>、TN、TP 负荷为8 102.74、837、68.42 t/a;内源污染中COD<sub>Cr</sub>、TN、TP 负荷为127.02、15.88、1.06 t/a,污染主要贡献来源为面源污染;马影河农田片区中COD<sub>Cr</sub>、TN、TP 的环境容量为2 959.70、63.86、6.66 t/a;城镇片区中COD<sub>Cr</sub>、TN、TP 的环境容量为3 512.73、185.99、12.11 t/a。【结论】 通过沿河截污、市政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初雨调蓄、人工湿地工程和农田片区污染管控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有效的治理,成功将马影河从治理前的劣V 类水体提升至Ⅳ类水体,同时也验证了污染源调查方法与模型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马影河,污染负荷,环境容量,污染源调查,分析方法,治理措施,科学模型
基金资助
下载
下载量:151
查看
点击量: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