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详情

城镇水务行业迈入 "机器人时代"!四大类智能装备破解运维难题,未来将更智能低碳

近日,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万年红、邹磊团队在《净水技术》2025 年第 8 期发表重磅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城镇水务行业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趋势,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重要参考。该研究成果可通过《净水技术》官方网址www.jsjs1982.com或微信订阅号 “净水技术”“净水万事屋” 查阅全文。

四大类机器人上岗,替代人工攻克 “高危难” 任务
城镇水务行业的供排水系统运维长期依赖人工,不仅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还面临有毒气体、溺水等安全风险。此次研究指出,当前城镇水务领域已形成四大类功能明确的机器人装备,全面覆盖水质监测、管道检测、日常巡检及维护清洁等核心环节。
水质采样及监测类机器人堪称 “水环境侦察兵”,分为水上与水下两大类型。其中,船状的水上采样机器人可实现 2L/min 以上的采样速度,实时监测温度、pH、溶解氧等多项水质指标,部分产品搭载 GPS 与避障传感器,能自主规划巡航路线并自动返航;水下采样监测机器人防水等级达 IP68,耐压深度 300-500 米,可在江河湖泊及海洋中完成水样、泥样采集,搭配照明与摄像模块还能实时传回水下视频。
管道检测类机器人则解决了地下管网 “体检难” 的痛点。传统人工检测需面临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威胁,小口径管道更是难以进入。而轮式、履带式、漂浮式等不同运动方式的管道机器人,可适配 DN400 至 DN1000 以上不同管径、不同坡度的管道,实现不停水内窥检测,精准定位漏损、沉积与管道破损问题,大幅提升检测安全性与效率。
巡检类机器人分为轮式与挂轨式,成为水务厂站的 “智能保安”。轮式巡检机器人搭载热成像仪与高清云台,可实现 30 倍光学变焦,续航达 8 小时,还能监测氧气、硫化氢等气体浓度,识别仪表读数与设备缺陷;挂轨式机器人则适用于地下管廊、生物池等封闭环境,例如在地下式生物池中,可沿预埋导轨巡检曝气状况,通过智能平台自动分析并生成报表,解决人工无法观察的难题。
维护类机器人聚焦 “清洁清淤”,包括水面清洁与清淤两大功能。水面清洁机器人有单船体、双船体等结构,通过传送带、叶轮等方式打捞垃圾,可抵抗三级风浪,避免人工打捞的溺水风险;清淤类机器人能在 15-30 米水深作业,泥浆流量超 80 立方米 / 小时,自主规划清淤路线,有效解决河湖及管道淤泥堆积问题。

六大关键技术支撑,仍面临适应性与成本挑战
研究团队指出,城镇水务机器人的稳定运行依赖运动及动力、图像及语音、通信及控制、感知、操作、集成六大关键技术。例如,运动技术需根据环境适配轮式、履带式等不同行走方式,通信技术需克服水下信号衰减、金属管道信号隔绝等问题,AI 图像识别技术则实现设备状态识别与故障预警。
不过,当前机器人应用仍存在四大挑战。一是适应性不足,地下管网管径、坡度复杂多变,现有机器人难以全面适配;二是可靠性待提升,部分机器人存在图像识别错误、水质监测数据偏差、地下信号丢失等问题;三是维护成本高,潮湿、腐蚀环境易导致机器人故障,需频繁检修;四是初始投资与运维成本高昂,由于机器人多针对专业场景研发,难以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让部分企业望而却步。

未来将更智能低碳,助力水务行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城镇水务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研究团队预测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可靠性与耐用性显著提升,结合 5G 与物联网技术,实现更稳定的远程控制与实时监控,减少维护成本;二是功能更集成,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 “一机多用”,例如整合水质监测与水面清洁功能;三是智能化程度更高,借助 AI 与深度学习强化自主导航与环境适应能力,结合大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水质管理服务;四是绿色低碳发展,更多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契合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万年红、邹磊团队表示,城镇水务行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突破适应性、可靠性瓶颈,降低使用成本,推动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人工,助力城镇水务行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阶段。更多行业技术动态与研究成果,可关注《净水技术》官方平台(网址www.jsjs1982.com,微信订阅号 “净水技术”“净水万事屋”)获取。

期刊简介

    收录情况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

    · 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SCD)

    ·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核心期刊(A)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开放存取目录数据库(DOAJ)收录

    · 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 Research4Life(HINARI)收录

    微信截图_20221026164145.png

    主管单位

    ·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       编:顾玉亮

    执行主编:阮辰旼

    国内刊号:CN 31-1513/TQ

    国际刊号:ISSN 1009-0177

    邮发代码: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