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25年第10期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上海市典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及特征

作者:曾琳,王逸贤,王盼,谭学军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引用本文:曾琳, 王逸贤, 王盼, 等.上海市典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及特征[J].净水技术, 2025, 44(10): 81-91.
摘要:【目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评估农村地区污水碳排放量,从碳减排角度探索适合农村污水治理的模式与技术,实现农村污水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运行。 【方法】 本文以目前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不同收集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纳入城镇排水管网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尾水排放等环节在内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碳排放测算方法,计算4种情景下的碳排放情况并识别了主要控制环节。 【结果】 4种情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616、1.560、1.101 kg CO2/m3和2.113 kg CO2/m3,其中污水收集阶段碳排放量占比为34.79%~72.62%,污水处理阶段占比为19.32%~61.02%,出水排放阶段占比为4.20%~8.05%,污水收集环节尤其化粪池是主要碳排放来源,碳排放量贡献为34.79%~66.74%,间接碳排放中电耗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10.79%~56.23%,也不可忽视,人工湿地0.119 kg CO2/m3的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工艺,生态处理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更有优势。 【结论】 可以看出,从碳减排角度,农村地区选择污水收集、处理模式,采用能耗较低的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的吨水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 若结合资源化利用要求,考虑尾水用于农业灌溉,可实现8.3%~16.6%碳中和率。
关键词: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分散处理;污水收集处理;碳排放
基金资助: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1DZ1209904)
下载
下载量:65
查看
点击量: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