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0期
• 城镇水系统研究与应用 •
海绵城市设施减碳模型构建及效益分析
作者:刘建,张诗旋,吴凌壹,陈卓婷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引用本文:刘建, 张诗旋, 吴凌壹, 等.海绵城市设施减碳模型构建及效益分析[J].净水技术, 2025, 44(10): 144-158.
摘要:【目的】 为了明确海绵城市设施的碳排放量及其减碳能力,文章选择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海绵城市设施减碳模型。 【方法】 文章采用精简型生命周期评价法(streamlined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基于海绵城市设施的材料生产阶段、材料运输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的碳排放分析,构建了海绵城市设施碳排放模型;通过将海绵城市设施碳排放与传统设施的碳排放进行对比,构建海绵城市设施减碳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了海绵城市设施的减碳量。 【结果】 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在建设和运营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被运营维护阶段的雨水净化、植物碳汇及减少空调运行所产生的碳减排效益所抵消,最终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均为负值,这表明4种海绵城市设施均具有减碳效益;4种海绵设施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顺序为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单位面积减碳能力顺序为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透水铺装。 【结论】 基于SLCA构建的海绵城市设施减碳模型能够计算海绵城市设施的碳排放量和减碳效益,为优化海绵城市设施布置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海绵城市;精简型生命周期评价(SLCA);碳排放模型;减碳模型;减碳能力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105800)
查看
点击量: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