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0期
• 城镇给排水工程设计案例专栏 •
铁碳-炭滤组合工艺在某竹产业废水处理站改扩建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廉鹏
作者单位: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引用本文:廉鹏.铁碳-炭滤组合工艺在某竹产业废水处理站改扩建设计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 2025, 44(10): 196-203.
摘要:【目的】 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其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文章为解决竹产业废水处理问题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对竹产业废水的特点及某废水处理站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竹加工废水处理的重点、难点和废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其中竹加工废水主要来源为浸染与漂白废水,废水处理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运行负荷率较高,处理能力不匹配、站区污泥脱水设施分散,管理复杂和芬顿反应器操作较为繁琐,药剂费用较高,且药剂危害性较大等。 【结果】 依据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和现状废水主要来源,确定了设计进水水质主要指标:COD为8 000 mg/L、BOD5为2 000 mg/L、悬浮固体为1 000 mg/L、氨氮为130 mg/L、TN为150 mg/L、TP为40 mg/L。 设计出水水质主要指标:COD为50 mg/L、BOD5为10 mg/L、悬浮固体为10 mg/L、氨氮为5(8)mg/L、TN为15 mg/L、TP为0.5 mg/L。 其处理程度分别为99.38%、99.50%、99.00%、96.15%(93.85%)、90.00%、98.75%。 按照充分利用现状并最大化节约成本的原则,结合铁碳微电解和炭滤工艺的功能及特点,对相关工艺进行比选,文章提出了以预处理组合池+铁碳微电解池+终端处理组合池+炭滤池(可超越)工艺为主的改扩建工艺流程。 按照预处理单元和终端处理单元的不同作用,将铁碳-炭滤组合工艺作为该次改扩建设计的关键和保障工艺,较原有芬顿氧化法工艺,该工艺段综合运行成本(包括药剂和污泥处理等)降低20%~25%,结合园区实际进水的规律和特点,实际运行中将终端处理单元炭滤池在部分时段进行超越,与全流程运行相比可节省约16%运行成本。【结论】 通过对设施建成实际运行近1年的效果综合分析,铁碳-炭滤组合工艺对竹产业加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保证出水稳定达标,采用组合池形式建设,用地更集约化。 为尽可能节约运行成本,铁碳微电解工艺运行中对溶解氧、曝气强度、加药量等条件需积累多角度调节的经验参数,季节性超越炭滤池时的进水水质范围值可在后续运行过程中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绿色低碳;竹产业废水;铁碳-炭滤;预处理+终端处理;季节性超越
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