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净水技术》2025年第10期如期与您相见。作为一本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办刊宗旨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期我们继续聚焦水处理领域的核心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汇集了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优秀成果。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探寻本期的精彩内容,先睹为快。
饮用水安全永远是民生之本。本期该专栏从宏观风险解析到微观工艺优化,提供了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亮点推荐一:《大理洱海流域河道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及源解析》
第一作者:孙丞帅(昆明理工大学)
核心亮点: 该研究系统评估了洱海流域沉积物中Cd、Pb等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并创新性地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精准解析了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自然背景等污染来源的贡献率。成果为高原湖泊流域的水环境精准治理与水源地保护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
亮点推荐二:《模型辅助高密度澄清工艺药剂投加控制决策方法与应用》
第一作者:祝嘉禄(同济大学)
核心亮点: 针对水厂混凝剂投加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应对水质波动的痛点,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NN)的智能投药模型。通过严谨的数据清洗与特征工程,模型实现了对混凝剂投加量的精准预测,助力水厂迈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无人值守”运营模式,显著提升水质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
本期展示了污水从“达标排放”向“资源回收”迈进的多项前沿探索。
亮点推荐一:《粉末生物载体的IFAS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中试的应用》
第一作者:付益乐(青岛理工大学)
核心亮点: 研究报道了采用粉末生物载体强化IFAS(综合固定膜活性污泥)工艺的中试效果。与传统悬浮填料相比,粉末载体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使系统在保持高硝化效率的同时,污泥浓度(MLSS)提升约15%,抗冲击负荷能力显著增强,为现有污水厂的提标扩容提供了高效、节地的新选择。
亮点推荐二:《微藻资源化处理市政污水的试验》
第一作者:李昊东(山东建筑大学)
核心亮点: 该试验巧妙利用小球藻处理初沉池出水和污泥消化液,不仅实现了对COD、氮磷的高效去除,更将污染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藻类生物质。这一“变废为宝”的技术路径,体现了污水作为“资源载体”的循环经济理念,为碳中和目标下的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针对工业废水及新兴污染物的治理难题,本期推出了深入的研究进展。
亮点推荐:《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铊钢铁废水研究及应用进展》
第一作者:贺文霄(北京科技大学)
核心亮点: 铊作为一种剧毒重金属,其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本综述系统比较了直接氧化、芬顿、硫化及螯合沉淀等多种化学除铊技术的效能与成本边界,明确指出对于高浓度含铊废水,需采用“多级沉淀”或“沉淀-吸附”组合工艺方能稳定达标。文章为钢铁、冶炼等行业应对严格的铊污染控制要求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
本期亦不乏对水务系统可持续运行管理的深度思考。
亮点推荐:《上海市典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碳排放核算及特征》
第一作者:曾琳(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核心亮点: 研究首次系统核算了上海地区集中式与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模式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了电耗、药剂、甲烷逸散等关键贡献因子。研究成果为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科学选择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工具。
结语
2025年第10期的《净水技术》再次证明,它不仅是水业同仁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更是推动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融合的桥梁。从洱海之滨到黄浦江畔,从饮用水厂到污水车间,本期的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科研与工程一线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深度阅读本期内容,并订阅2026年的《净水技术》。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为您带来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最实用的工程案例和最深刻的行业洞察,与您携手共同应对水环境的挑战,护航绿水青山。

收录情况: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
· 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SCD)
·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核心期刊(A)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开放存取目录数据库(DOAJ)收录
· 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 Research4Life(HINARI)收录
· 波兰哥白尼索引期刊数据库(ICI World of Journals)收录

主管单位:
·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 编:顾玉亮
执行主编:阮辰旼
国内刊号:CN 31-1513/TQ
国际刊号:ISSN 1009-0177
邮发代码: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