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详情

2022年第1期
• 其他水系统研究与应用 •

4种湿地植物混合群落净化污染水体的试验

作者:李琴,李海翔,董堃,王武斌,凃月,王敦球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引用本文:李琴, 李海翔, 董堃, 等. 4种湿地植物混合群落净化污染水体的试验[J]. 净水技术, 2022, 41(1):108-114.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对水体的自然净化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文中以广西桂林会仙湿地4种植物[苦草(Vallisnerianatan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华克拉莎(Cladiumchinense)、美人蕉(Cannaindica)]构建表面流湿地系统,进行生活污水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同时,以会仙湿地污染严重水域(七星码头)生长的植物[菹草(Potamogetoncrispus)、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芦苇]构建对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苦草组(苦草+芦苇+华克拉莎+美人蕉)及菹草组(菹草+黑藻+凤眼莲+芦苇)对污染水体中TP、TN和COD<sub>Mn</sub>均有明显净化效果。苦草组对TP、TN、COD<sub>Mn</sub>的去除率分别为54.26%~85.25%、53.80%~83.64%、36.27%~73.62%;菹草组对TP、TN、COD<sub>Mn</sub>的去除率分别为49.14%~63.81%、45.77%~60.81%、30.25%~52.26%。苦草组具有更高的水体净化能力,经处理后TP、TN、COD<sub>Mn</sub>的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为0.07、0.76、9.41mg/L。2组植物群落系统对TP、TN、COD<sub>Mn</sub>的去除效果均表现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将苦草、芦苇、华克拉莎、美人蕉组成的植物混合群落移植到会仙湿地污染严重水域进行原位强化修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关键词:湿地植物,混合群落,模拟系统,水体净化,会仙湿地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38006)
下载
下载量:863
查看
点击量:1774